走進山西建投太忻發展集團中北高新區上蘭新材料園區項目現場,廠房2的核心潔凈車間區域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施工景象。這里正在建設的,是代表全球潔凈技術最高水平的ISO1級潔凈車間,其潔凈度遠超普通手術室百倍。該項目是太原市全面落實省委“兩個轉型”戰略部署、聚焦“專精特新”產業發展的重點產業化項目——中北高新區上蘭新材料園區(半導體硅材料制造)的核心工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0.2萬平方米,EPC合同金額8.01億元。建成后,將形成月產60萬片拉晶、20萬片切磨拋硅片的能力,預計年營業收入達30億元,對突破半導體硅材料關鍵技術、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鏈、支撐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面對ISO1級潔凈廠房建設這項技術復雜、標準極高、組織協調難度大的艱巨任務,項目建設伊始,集團就成立了項目黨支部,將“黨建引領、紅色賦能”作為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的主線,為攻克世界級潔凈堡壘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技術破冰 黨員帶頭啃硬骨頭
在潔凈空間吊頂施工中,項目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牽頭組織專家論證和技術研討。最終,黨員技術骨干帶頭引入華夫板結構體系,通過高精度玻璃鋼定型模板與密肋梁系的優化組合方式,攻克了傳統吊頂在防塵密閉性和氣流控制等方面的技術難題。該體系采用一次澆筑成型工藝,配合特殊表面處理的模板和改性混凝土,使吊頂表面致密光滑,徹底消除了積塵死角,實現了潔凈環境對表面光潔度的嚴苛要求;應用密肋梁系設計和高性能混凝土,提升了整體結構剛度,有效控制了變形量,確保了吊頂結構在長期使用中的穩定性;通過精確控制華夫板孔洞率,并運用氣流模擬技術優化孔洞分布,確保了氣流組織的均勻性,完全滿足高標準潔凈環境對氣流控制的特殊要求,為同類潔凈廠房建設提供了重要參考。
毫米必爭 標準化工法保平整
潔凈室地面哪怕微小的不平整都可能藏匿塵埃或擾亂關鍵的單向氣流。為此,黨支部實施“黨員+質量”雙管控模式,由黨員帶頭組建專業施工團隊,施行“六步調平、三步收光”標準化工法,對地面施工實施全過程精細管控。在關鍵施工環節,黨員技術骨干全程駐守現場,從基層處理、標高控制到砂漿攤鋪、精平校準,每個步驟都嚴格把關。特別是收光階段,黨員操作手駕駛專業設備進行粗收光后,再由黨員技術員帶領工人進行手工精收,確保地面平整度達到極高標準。通過建立黨員帶班巡查、每日質量會診等工作機制,最終將2米靠尺平整度誤差嚴格控制在2毫米以內,優于國家標準。此外,黨支部還同步開展“質量提升金點子”征集活動,黨員帶頭提出改進建議,推動形成全員參與質量管控的良好氛圍,為打造世界級潔凈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高效協同 黨旗飄揚在2300人戰場
項目建設涵蓋土建、鋼結構、機電安裝、工藝管道、潔凈系統,等二十余個專業,高峰期現場作業人員超過2300人,交叉施工復雜,組織協調難度大。
黨支部創新建立“1+3+N”黨建促生產模式:“1”即一個黨員先鋒指揮部;“3”是日計劃黨員督導、周統籌黨員領辦、月考核黨員評優三項機制;“N”為根據施工區域劃分N個黨員責任區。在具體實施中,黨支部選派黨員技術骨干擔任鋼結構吊裝、潔凈系統安裝等關鍵線路負責人,建立帶班日志制度,每日記錄并協調解決專業接口、安全生產隱患整改等問題。通過開展“黨員身邊無違章”活動、安全微黨課,組織交叉施工專題黨課等措施,推動形成黨員帶頭攻堅、全員協同作戰的良好局面,確保多工種施工高效有序推進。
通過黨建引領,項目部成功克服了多專業交叉施工的復雜挑戰,施工效率提升30%,為項目高質量推進提供了堅強保障。
當前,項目已進入裝飾裝修與潔凈系統安裝調試的關鍵沖刺階段。項目黨支部將持續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深化“黨建帶工建”“黨建強質量”等載體,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持續轉化為攻堅克難、鑄造精品的強大動力,確保項目按期高質量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