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國最佳雇主”評選已進入到第五個年頭,中國的職場也正在經歷一場從“人力+流程”向“人力×算法×數據”的范式轉換。我們發現,當下對于雇主最大的機會已不再是簡單的鼓勵雇員“學一門 AI 課”,而是重新設計崗位、組織乃至工作倫理,以拿到通往未來十年的新門票。
本次評選活動前后歷時4個月,設有主評選及子評選,每一年評選獎項設置均為體現雇傭關系在當下階段的趨勢與脈搏。評選維度則立足于雇主和雇員的雙重視角,以公開報名、問卷調研等方式獲取反饋,從多元化維度對企業進行評估審視,從而保證評選的獨立性與專業性。
評選設置
主評選:2025中國年度最佳雇主
子評選:2025中國年度最佳數智化雇主
子評選:2025中國年度最佳ESG實踐雇主
子評選:2025中國年度最受員工歡迎雇主
01
評選維度
雇主問卷
以企業的戰略與組織能力、產品創新能力、運營與流程優化能力、合作共贏的能力、收益分配與風險管理能力與企業的數智化等六大維度為核心洞察點,評估企業雇主品牌理念及經驗。今年,問卷特別在數智化方面加入的問題設計,其中包括:戰略協同(企業在AI戰略與商業戰略之間的協同案例)、數智化投入(公司為了實現數智化,在組織人才、技術資產、和生態系統上的資源配置),以及數智化運營(公司通過數智化、AI等新技術投入,在研發、生產、供應鏈、營銷、服務、管理等核心場景中落地智能應用,再通過組織、文化、人才等支撐體系保障可持續性)等。
雇員問卷
雇員問卷由“雇主形象”“組織管理”“培訓發展”“工作環境”“薪酬福利”“數智化”六大板塊組成,邀請報名企業雇員對其所就職的企業進行匿名評分,旨在剖析雇員在選擇工作及評價雇主時的關注要素與訴求。
02
評價體系
40% 雇主問卷:構建包含組織效能、數智化與創新能力、員工發展、企業社會責任等多維度的科學評估框架,以確保調研工作的系統性、專業性與行業適用性。
40% 雇員投票:對企業現任雇員調研數據進行統計,并與報名企業進行匹配,得出雇員調研分數;
20% 輿情評價與企業資質審核:如申報企業在本年度無重大勞動安全事故、且無重大勞動糾紛,則得分;
03
評選概況
參與情況
今年報名參與的數百家企業中,工業制造占比最高,達24.7%,其次是企業科技(19.4%)與消費品(14%)。
參選企業分布情況
報名企業中,員工人數在中國境內超過1萬人的占比達到了37%,比去年提升了13個百分點;
北京申報企業最多,占比達到29%,廣州其次,占比為21%,上海占比17%。
04
核心發現
“新技術定義新人才”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稱,“人是企業最大的資產,一個組織同另一個組織的唯一區別就在于人的成績不同。” 今天,這句話的前半句或許應該改為:“會使用AI的人將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 ”
與2024年相比,今年企業的AI工具滲透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在本次問卷受訪的員工中,僅有7.5%表示他們在工作中不會使用AI。此外,對于“是否已經接受了相應AI工具的培訓或教育”這個問題,九成受訪者表示了肯定。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雇員端:81.9%的人認為公司已把 AI 列為數智化關鍵資源并投入,比例與去年持平;同時,80.8% 的人表示 AI 顯著提升了運營效率,同比躍升8個百分點——顯示 AI 應用正從“實驗”走向“見效”。但在雇主端,對應的長周期能力布局卻明顯脫節。僅34.1%的企業在問卷中說明已圍繞 AI 戰略系統優化了組織架構、晉升考核與招聘。
當大多數企業仍在“短跑式”投入與“長跑式”布局之間猶豫不決時,一些科技公司正在嘗試用一張更系統的答卷重新定義人、職場與技術之間的關系。
“釋放工具潛力”
雖然企業對AI工具的投入獲得了大部分員工的認可。近六成受訪者認為公司提供的AI工具可以滿足工作需求,且74%的受訪者認為這些工具便于操作。但AI工具在職場發揮的作用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間。
關于企業AI級應用尚需改進的問題包括:39.1%的受訪者認為首要改進方向是“工具易用性”,“功能完善性”以30%的得票率緊隨其后,而“培訓支持”僅位列第四。如何幫助員工提升使用效率并減輕員工工作負擔將會是下一階段企業AI能力建設的重點之一。
“雇主優勢的體現”
今年,入選企業在可持續發展評估中平均領先10.6 個百分點,這一差距并非來自單一指標的躍升,而是源于一套系統性的設計,使競爭優勢呈現出可自我強化的飛輪效應。
借此我們也發現良好雇主品牌的三種共性:
將人力資源管理與ESG 目標被寫進同一張戰略地圖。通過“識別—培養—留存—衡量”的閉環,企業把員工可持續能力建設轉化為可量化的韌性指標,既降低人才流失風險,又為新技術落地提供高質量場景與反饋。
研發投入不再局限于流程提效,而是以數據與模型重構決策鏈,使企業像軟件一樣持續迭代、橫向擴展。
可持續理念貫通產品“設計—生產—使用—回收”全生命周期,形成“減碳即增收”的商業邏輯;再制造、碳積分等機制把環境收益直接計入利潤表,反哺人才端的投入。
去年,螞蟻集團新招募畢業生技術人才占比達到84.7%,科研投入共計234.5億元,連續三年占總營收超10%。以人才驅動科技自立自強,以科技創新拓展產業空間,讓每一次技術迭代都成為高質量就業的新引擎。此外,一些成長型科技公司也在迅速通過人才、產品戰略快速推動創新。目前,趣丸研發人員占比已超62%,公司通過聚焦AI語音、AI音樂、AI社交、數字內容等前沿領域,構建全棧式AI交互技術生態。
“薪酬回報”出現回落
福布斯今年延續了對薪酬回報的追蹤,卻捕捉到樂觀情緒的“回馬槍”:認為“漲薪幅度配得上付出”的受訪者比例由去年的 72.9% 下滑至 69.2%,五年來再度跌破七成。不過,橫向比較的滿意度依舊堅挺——仍有 71.4% 的人自認薪酬在行業中不落下風。這一數據與去年基本持平,且高于 2022 年疫情期間水平。
以下為“2025福布斯中國·最佳雇主”年度評選結果:
評選說明:
羅盛咨詢為本次活動的研究咨詢伙伴,為評選的調研體系提供研究支持。我們將通過羅盛咨詢獨有的可持續發展模型建立有效的問卷設計、多維數據分析及行業對標研究,構建包含組織效能、數智化與創新能力、員工發展、企業社會責任等多維度的科學評估框架,以確保調研工作的系統性、專業性與行業適用性。在此次評選過程中,福布斯中國將獨立承擔參評企業的資格審查、數據核驗及最終評分統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