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修訂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預案
4月27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我省日前印發修訂后的《山西省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以規范我省氣象災害的防范和應急處置工作,保證氣象災害應急工作依法、科學、有序、高效進行。
《預案》明確,我省堅持以人為本、減少損失,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類應對、聯動處置的原則,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健全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增強公眾氣象災害防御意識,提升公眾自救互救技能,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預案》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的氣象災害的防范和應對。《預案》所指的氣象災害包括暴雨、暴雪、干旱(指氣象干旱)、強對流和大風(包括冰雹、雷暴大風和大風)、低溫(包括寒潮、霜凍和持續低溫)、高溫、低能見度(包括大霧、霾和沙塵暴)等。
《預案》指出,省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省指揮部”)負責指揮全省氣象災害防范應對工作,負責全省暴雪和低溫災害的應急組織工作。省級氣象主管機構負責全省重大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和預警。省指揮部辦公室統一負責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對外發布。重大氣象災害信息的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省級發布的氣象災害預警按輕重等級自低向高劃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4種。
《預案》明確,當發布暴雨藍色氣象災害預警時,相關部門要組織開展加密會商;當發布暴雨黃色氣象災害預警時,要組織提高預報預警和實況監測頻次。當發布冰雹、雷暴大風、大風紅色氣象災害預警時,省氣象局要做好冰雹、雷暴大風和大風的監測、預報和預警工作,并及時面向省委、省政府和各成員單位報送各類信息,開展遞進式氣象服務。當發布高溫紅色氣象災害預警時,各成員單位和市、縣級人民政府要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根據預警信息及時組織災害風險研判,按照職責即時開展本區域、本領域大霧、霾和沙塵暴天氣防范應對和應急響應工作。(記者 薛建英 實習生 郭添瑜)